云轩阁 > 历史军事 > 唐朝工科生 > 第七十五章 “灭国”

第七十五章 “灭国”(2 / 2)

但这种数字,只会反应在账面上,人的实际感受,却是大相径庭的。

尤其是,唐朝政府会供应足够的粮食,明面上“征发民夫”是不假,而且青壮服役也确实拿到了粮食,不但拿到粮食,还能养活不少人。这对于朝鲜道、辽东诸地的底层而言,是非常惊人的“飞跃”。

要知道,高句丽时期,或者说百济新罗比较活跃的时期,底层几近奴隶,是真·水深火热之中。

哪怕每天都有工友重病去世,但整体而言,对唐朝官府,土著底层还是“感恩戴德”。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那个见识去知晓唐朝在这个政策上的“狡诈歹毒”。

“‘冬比忽城’这个百济故城,须早早改了。老夫记得,早就下派了公文前去实地勘察,怎么到如今还不见合用的名称?”

“文书上已经用了,只是还没有递到府内。”

“噢?看来下面的人办事还是勤力。”

之所以薛大鼎这么说,那是因为实地勘察很费时间,暂定的名称就是立马就用的,但正式递交,还需要人员返回才行。现在暂定的名称已经用了,但人还没有回来,说明办事的人还在忙。

这也不是中国富庶之地,在外瞎浪的风险极高,搞不好就是要小命玩完,为了划水这么拼,是不存在的事情。

“私底下都叫‘冬比忽城’甚么名字?”

“开城。”

幕僚言罢,又道,“文书上用的是‘开岳’。”

“想来是有大山在此?”

“山水皆有,大概是在山里行走的太多,便用了‘开岳’。”

“就叫‘开岳县’吧,叫开城,还是有些小气了些。”

定下了名字,幕僚们顿时忙着起草奏疏,命名这个事情,“约定成俗”之后,还是要拿到官方指定认证。

薛大鼎要是大剌剌的无所谓,被人参一本,也是无话可说。

平壤城内休息了几天,薛大鼎正准备巡视一下平壤城周围郊县的情况,却见南方来了“捷报”。

“甚么?!张利居然如此了得,‘苌山国’请求内附!”

“那也是两万人的大国,居然就这么降了?”

“不但降了,还把国内的新罗人,男子杀的杀囚的囚,尽数送到了张利跟前。这可是‘灭国’大功啊。”

“就是‘苌山国’不上台面了一些,否则,当真是大功。”

朝鲜道黜置大使临时衙署内,各种消息满天飞,人们议论起来,有羡慕的,有惊讶的,有佩服的……

毕竟,张利才带着几个人南下?结果就灭了一个两万人的“大国”,这效率,实在是高的有点离谱啊。

最新小说: 女帝古穿今,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 三年婚姻守空房,我独美你发疯 被全府驱逐,疯批权臣囚我入帐 小宫女娇媚动人,皇子们为她丢了魂 带系统逃荒?我的福气已到账! 天灾开局:我靠空间打造顶级安全屋 妄折春枝 改嫁后夫君要造反?这皇后我当定了 娇软美人手段高,恋爱脑侯爷不经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