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夜,阖闾、伯嚭、夫差等在中军帐紧急磋商,石门久攻不下,他们对此很是焦虑。
“伯嚭,寡人率尔等至此已有半月矣!连日来,众将士浴血奋战,无奈实寡人低估越军抵抗之决心!目前,渐入炎日,越国多山地毒虫,战事再若搁置,于我军不利也!”阖闾愁眉不展道。
伯嚭与夫差对视一眼,心中一动道:“恕下臣愚钝,莫不成大王意于明日……?”
“父王欲于明日发动决战?如此甚妙哉,儿臣愿为先锋,率军攻入石门!”夫差诚恳地主动请缨道。
“不然,此一战非比寻常,务必毕其功于一役,故此寡人意已决:明日辰巳时分亲率大军发动终极一战,此战吾军势必攻破石门!”阖闾摆摆手打断道。
“呃,大王三思兮!”、“父王万金之躯,岂可轻易涉险兮!”伯嚭、夫差闻言惶恐地躬身道。
“不必多言!伯嚭,传令全军于明晨卯时初埋锅造饭,饱餐后即可拔营全速西进!”阖闾朝伯嚭吩咐道。
“唯!下臣得令!”伯嚭恭敬地答应道。
这两天,阖闾吩咐夫差调动随军工匠就地伐木,制作投石车。等伯嚭走后,父子两人继续挑灯交谈起投石车制作进展的事情。
……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一丝清新和宁静。野草的叶子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着微弱的光芒。
在小溪边,潺潺的流水声与鸟儿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的珍珠,闪耀着微弱的光芒。
在吴营中,一片繁忙的景象展现在眼前。士兵们正忙碌地埋锅造饭,袅袅炊烟从一顶顶帐篷附近缓缓升起,仿佛给整个营地蒙上了一层薄纱。
通常情况下,这个时候的士兵们应该正在紧张地进行训练。然而,今天清晨,天还未亮,一阵急促的鼓声就将他们从睡梦中惊醒。自那时起,他们便一直忙碌至今,没有片刻停歇。
朝食过后,士兵们将不得不再次迅速集结起来,朝着数里外的要塞发起猛烈的攻击。这无疑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双方必将展开激烈的厮杀。
……
辰巳交汇时分,气温逐渐升高。在嘹亮的军鼓声中,吴军拔营西进。
阖闾站在他的那乘专属驷马高车上,尽管有华盖遮挡,他的额头上依旧布满了豆大的汗珠。
“寡人终究老矣,此战毕,恐难有此般迢迢出征之时矣!”阖闾内心涌起了一阵不安、烦躁之感。
放眼望去,眼前的天地显得异常空旷和荒凉,仿佛一片无垠的荒野。四周青山连绵起伏,宛如一道巨大的屏障,将这片土地环绕其中。
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回荡着兵车车轮滚动碾压地面的声音,那声音如同闷雷一般,在山间不断回响,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伯嚭和夫差分别站在阖闾的两侧,他们的神情都显得有些紧张。他们不时地环顾四周,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生怕四周的暗处隐藏着越军的偷袭。
在兵车阵的后方,吴军的队伍如一条长龙般浩浩荡荡地延伸开来。刀盾兵们手持利刃和盾牌,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弓弩手们则拉满弓弦,箭头闪烁着寒光,时刻准备着给予敌人致命一击;而那些奇兵们,则灵活地穿梭于队伍之间,他们身手矫健,擅长奇袭和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