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教授沉默了一会,转头就去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给自己在漂亮国相熟的几个华国人助手和研究员写信;
“周,你不是一直忧心自己受到歧视,无法获得平等的资源嘛,可以回到华国,这里会给你和能力匹敌的尊重和回报....”
“刘,你之前就说过,如果华国能给你跟那边一样的薪资,你一定会选择回到祖国怀抱,现在这个机会来了,这里甚至会给你比那边更高的待遇...”
.....
邹教授是懂得拿捏人心的,他这几封信发出去,很快就有了回音;
几个研究员互相也认识,大家还都各自有自己的小圈子;
华国人喜欢抱团取暖,小圈里的人,也是华国人居多;
这么大的事情,大家必然要做到一起,互通有无的;
“我要回国了,那边的薪资和福利,我都很满意,还能时常回去看看我母亲,早知道有这种好工作,我早就回去了;”
“我倒是对薪资不感兴趣,是邹教授这个项目,我很想参与”
“对,我跟邹教授合作多年了,现在这个实验室的老板,简直让我抓狂,我也要回去继续跟着邹教授了”
....
自从邹、宋两位教授,成功和大华基金会合作,搬进新实验室,顺利开启新项目;
大华基金的运转,堪堪算是走向正轨,终于不用担心随时会倒闭了;
不过困难也是同时存在的,比如说实验室里面的助手、研究员问题,李向东也倍感头痛;
可谁想到,一向对科学研究以外事情都不咋关心的邹教授,神来之笔啊!
原本是没有助手,现在是海外的求职信件,刷刷刷的飘过来了,倒是可以择优录取了;
这些事李向东都交给教授自己选择去选择;
不过邹教授这一手,倒叫李向东受到启发,他叫林经理在国内招人的时候,也顺道提一下邹教授和宋教授的名声;
这两位,无论是在各自的领域,还是在整个科研圈,都算上是小有名气的;
李向南工作的科学院,都有不少研究员活了心思;
手里有项目的,倒是可以跟基金会申请资金支持,继续搞研究;
还有一些人,心思活了,想要借着外商投资,一起搞事业;
“向南,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咱们要是跟着孙老师去了他的公司,这工资可是一下子就能涨到500块一个月啊;”
说话的人,跟李向南一样,是孙教授实验室里的助手;
陈浩是孙教授最早的助手,一直以大师兄自居;
孙教授想要从实验室辞职,和人合伙,开办一家注射药剂厂子;
实验室里的几个助手,自然都是他拉拢的对象;
有一些不方便说的话,就是由陈浩帮着传达的;
“陈浩,这事我还没决定,你先别跟孙老师那边说”
李向南淡定的回复,钱对于李向南的吸引力不大;
她大多数人生经历中,大哥都给他们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对于能赚多少钱,她其实没有太多的奢望;
不过毕竟是带了自己好几年的老师,就算要拒绝,也需要一个委婉的借口;
陈浩不死心的继续游说:
“正好有香江那边的老板请孙老师吃饭,咱们一起去呗,也长长见识”
“好,我回去收拾一下,到时候咱们一起”李向南不大情愿的点头;
陈浩是孙老师的头号狗腿子,他说的就是孙老师的意思,李向南已经决定不和孙老师一起离开了,这些小事上,也不好拂了对方的面子;
李向南不到三十岁,原本就生的漂亮,穿着打扮,都是谢诗玉这个大嫂,亲自打理的;
她跟着孙教授一行人进了包房,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孙教授今天特意带着自己几个助手来吃饭,就是为了给这几个香江商人展示团队实力的;
“我们的发酵技术,可以提高菌种的......”
孙教授巴拉巴拉说了半天,两个香江的商人就只是听着,笑而不语;
直到孙教授说的口干舌燥,停下来,还不太好意思的询问了一句:
“您二位明白我刚才讲的了嘛?哪里不懂的,我再讲一下”
孙教授倒是挺想讨好这些香江人的,毕竟人家是财神爷嘛;
坐在一旁的许立江,转着手里的酒杯,嗤笑出声;
要么说这帮子搞研究的人穷呢,这也太没眼色了,要钱就说要钱的,说一堆专业术语,谁听的懂;
不过也因为他们这样,才需要他这种人的存在;
许立江管自己叫拉皮条的,有人投资,有人需要投资,他就负责介绍他们认识;
许立江笑完,也很认真开始承担起自己的工作:
“孙先生,技术问题,自然有人给你谈,我们今天,就是吃顿饭,互相熟悉一下;
来,喝酒喝酒”
“啊..好的、我给您倒上”孙教授愣了一下,随即好像反应过来了,亲自给许立江和两位香江客人倒了酒;
许立江拿眼神瞄了他一眼,要笑不笑的道:
“不是带了好几个助手来嘛,叫他们给两位老板也敬个酒”
这次谈合作的,是两位姓鲍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