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的攻势持续进行了一周,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将德军压缩在一个长25公里、宽15公里的狭窄地段。虽说德军的防御区域缩小了,但他们的兵力却变得集中,因此他们的抵抗不光没有减弱,反而变得更加猛烈了。此刻在罗科索夫斯基的指挥部里,正在为部队是应该继续进攻,还是暂停进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方面军副司令员特鲁勃尼科夫主张暂停进攻的理由是:“司令员同志,我军指战员在经过几天不间断的战斗后,都疲惫不堪了。而且,现在的天气极度寒冷,我们不光要承受在战斗中的伤亡,还要承受严寒带给我们的非战斗减员。因此,我强烈建议部队立即停止进攻,等天气转暖以后,再向敌人发起进攻。”
一向保持中立的军事委员捷列金,居然也帮着特鲁勃尼科夫说话:“我同意副司令员同志的意见,我们的部队和德国人的战斗,已持续一个星期。虽然我们的政工人员一直待在部队里,鼓励指战员们建立功勋,战士们在战斗中也表现得非常英勇顽强,但我不得不说,司令员同志,我们的部队需要休息。”
而持相反意见的马利宁,等两人一说完,立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加强进攻。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报,俘虏说他们吃的东西越来越少,每人每天只有一片面包,十五个士兵分食一公斤土豆,只有饮水没啥困难,因为有的是积雪嘛。而且他们还接到了上级的一道命令,如果我军没有主动进攻,就不能随便开枪,因为他们的弹药已经不多了。”
接着说话的是装甲兵主任奥廖尔:“我军坦克使用的是特制的防冻液,就算天气再冷,依旧能够正常使用。而德国人则不同,他们的坦克只要低于。”罗科索夫斯基在说到第二件事时,还特意叮嘱诺维科夫:“由于飞机的飞行高度过低,有可能会遭到来自地面防空火力的打击,您一定要提醒飞行员注意安全啊。”
“放心吧,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诺维科夫等罗科索夫斯基说完后,大大咧咧地说:“我们的这些飞行员都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一定不会有危险的。”
罗科索夫斯基继续说道:“由于天气寒冷,为了我们的部队不至于因为严寒,而造成不必要的战斗减员,我宣布从明天开始,步兵将不再担任进攻的主力,而由炮兵和坦克部队来负责夺取德军的防御阵地的任务。对了,参谋长同志。”他吩咐马利宁说,“这种新的进攻战术,在两个地域暂时不予推广。”
“哪两个地方?”马利宁有些纳闷地问道。
“第57集团军攻击的彼斯昌卡防线,和第集团军的进攻正面,都暂时不采用这种新的战术。”罗科索夫斯基向马利宁,也向在座的所有指挥员解释说:“德军的彼斯昌卡防线,在托尔布欣同志指挥的第57集团军的强大攻势下,已经岌岌可危,只要再加一把劲,就能成功地完成突破。至于说到第集团军的正面,再向前几公里就是马马耶夫岗,他们需要尽快和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会师,将德军最后的防御阵地撕裂成互不相连的南北两块。”
随着罗科索夫斯基命令的下达,除了第57和第集团军负责进攻的区域外,另外几个集团军负责的进攻区域内,都使用了新的进攻战术。在小规模的进攻部队后面,是一长溜指向敌人阵地的炮口。
在炮兵阵地上,除了炮兵外,还有大量的火炮维修人员。上级将他们部署在这里,主要目地是为了能及时地修理那些出了故障或者被德军炮火击毁的火炮。不过此刻德军的炮兵,已处于弹药严重不足的境地,用来轰击一下苏军的进攻部队还行,要想和苏军打炮战,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这些维修人员所接受的工作是非常轻松的。
密集的炮击结束后,坦克旅的坦克便引导着小规模的步兵,朝敌人的防御阵地发起了冲锋。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都穿着白色的伪装服,他们时而卧倒,时而跃起,和坦克的速度保持一致,向敌人的阵地缓缓行进。
而在马马耶夫岗所在方向,第集团军所属的坦克第1旅,近卫步兵第51和第52师,也向着马马耶夫岗的方向发起了最后的突击。此刻,他们距离马马耶夫岗只有三公里,只要再摧毁了德军的最后一道防御,就能和迎面赶来的近卫第13师会师。
对于这次的会师,崔可夫也格外重视,他专门打电话询问罗季姆采夫:“将军同志,第集团军的部队正向着马马耶夫岗推进,最多一个小时,他们就能和你们会师。我想问问,你打算派哪个团长率领部队,去和友军会师啊?”
罗季姆采夫等崔可夫一说完,立即大声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瞧您说的,这样重要的会师,我怎么放心交给手下的团长去完成呢?我打算亲自率领部队,冲下马马耶夫岗,去和从西面赶过来的友军会师,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说实话,如果崔可夫不是集团军司令员,象和友军会师这样的重要事件,他肯定会亲力亲为,但此刻他只能用羡慕的语气对罗季姆采夫说:“将军同志,我同意你的请求。我现在正式命令你,率领近卫第13师的指战员们,向马马耶夫岗的西面发起进攻,配合友军消灭还在这一地区顽抗的敌人,完成和友军的会师。”
而在马马耶夫岗所在方向,第集团军所属的坦克第1旅,近卫步兵第51和第52师,也向着马马耶夫岗的方向发起了最后的突击。此刻,他们距离马马耶夫岗只有三公里,只要再摧毁了德军的最后一道防御,就能和迎面赶来的近卫第13师会师。
对于这次的会师,崔可夫也格外重视,他专门打电话询问罗季姆采夫:“将军同志,第集团军的部队正向着马马耶夫岗推进,最多一个小时,他们就能和你们会师。我想问问,你打算派哪个团长率领部队,去和友军会师啊?”
罗季姆采夫等崔可夫一说完,立即大声地回答说:“司令员同志,瞧您说的,这样重要的会师,我怎么放心交给手下的团长去完成呢?我打算亲自率领部队,冲下马马耶夫岗,去和从西面赶过来的友军会师,不知道您是否同意?”
说实话,如果崔可夫不是集团军司令员,象和友军会师这样的重要事件,他肯定会亲力亲为,但此刻他只能用羡慕的语气对罗季姆采夫说:“将军同志,我同意你的请求。我现在正式命令你,率领近卫第13师的指战员们,向马马耶夫岗的西面发起进攻,配合友军消灭还在这一地区顽抗的敌人,完成和友军的会师。”
罗季姆采夫一放下电话,就快步地走出了自己的指挥部,冲着站在战壕里的指战员们喊道:“同志们,立即准备好会师的旗帜,我们要冲下马马耶夫岗,消灭还在西面顽抗的敌人,和迎面赶来的友军会师!”
在指战员们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近卫第13师的军旗被高高地举起,数以百计的指战员从自己隐蔽的堑壕或掩蔽部里走出来,排着整齐的进攻队形,高喊着“乌拉”,迈着整齐的步伐,跟着军旗的后面向山岗下走去。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