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琉球国主尚宁就发布召令,先告知国民,天朝出兵帮助他们赶走了倭奴,以后他们不用再受倭奴的剥削了。
其次,便是尚宁重新任命李太和为国相,并且日后由国相全权负责国事。
琉球国主尚宁这个召令发布之后,首里城内的百姓纷纷欢庆,实在是之前东瀛人在他们这里不得人心。
至于后面尚宁任命谁为国相,普通百姓才不会去管这些呢,也唯有首里城内为数不多的官老爷们,会去在意这些。
而这些官老爷,早就在昨天白龙军入城的当天晚上,便纷纷派人到陆远这里表了忠心。
所以,今天尚宁的召令发出去之后,整个首里城内,竟然听不到半点反对的声音,这就更让尚宁心灰意冷,不敢反抗了。
而紧接着,陈太和就任琉球国国相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发粮。
没错,就是给普通百姓分发粮食,陈太和有命,但凡是首里城百姓,每人可到府衙领取十斤的粮食。
按照陈太和的说法,这是他们忠勇伯赏赐给你们的,不要钱,人人有份,但必须亲自到府衙领取才行,限时一周。
这个消息经府衙一发出去之后,整个首里城内的百姓便都高兴起来。
虽然只是十斤粮食,但是也足够普通人家半个月的口粮了,最重要的是,这十斤粮食不要钱啊。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谁不去领呢,谁是傻瓜啊!
于是,随后的两天里,首里的百姓便纷纷一家老小的组团,到府衙领取粮食。
而陈太和则以他带来的五十江北文官为骨干,保留了琉球国原有的政府官员,由白龙军士卒协助,维持秩序。
他们在府衙前,设立了五处取粮点,但凡过来取粮食的百姓,必须详细登记姓名和住处,最好是一家人一起来。
陈太和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收买人心,另外一方面,他也打算借此机会,搞清楚此时整个首里城到底有多少人口。
虽然,陈太和可以查询琉球国府衙里的人口登记记录。
可是,昨夜陈太和一查,才发现琉球国上一次人口登记,都已经是十五年前的事情了。
这怎么行呢,按照江北官员被李子霄教导出来的作风,一旦获取新的地盘,第一时间就要调查清楚那里的土地,人口等重要信息。
所以,便有了陈太和的这个发粮食的命令,也幸亏陆远这次带来好几大船粮食,陈太和手里不缺粮,他才敢这么做。
对于首里城内,极少数的富裕贵族家庭,他们或许不屑于抛头露面,亲自去领那十斤粮食。
但对于这种有头有脸的人家,他们既然住在首里城内,那么就绝对隐藏不了,这些人家太容易统计了。
三天之后,一名青年文吏便走到陈太和的书桌前,将一份厚厚的册簿,放在了陈太和的书桌上。
“国相大人,这是我们整理后,统计出来的首里城内的人口详情。
经过统计,此时的首里城内,共计拥有一万两千三百七十六户百姓,共计人口六万四千三百吏,问道。
“大人,经过我们在府衙看到的册簿记录,我们重新预算了一下。
此时整个琉球国上下,总人口差不多在十二万人左右,上下误差应该不会超过一万人。
要是征发整个琉球国十六至五十的男丁,差不多能凑齐四万壮丁了。”
青年文吏此时已经明白了陈太和的意思,对其说道。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