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番话,倒是传达出了充分的信息量:她已经对那个男人死心塌地,完全是愿意嫁的,所谓其他条件是否成熟,就是指男方肯不肯娶她,甚至是肯不肯先离婚然后再娶她。
“好吧,如果这是你的决定,祝你幸福。”盖文一脸鼻孔朝天喷气的表情,跟辛雨芽交接了工作。
“最近我可能想请一阵子假期,去芝加哥处理一些私人事情,如果不忙的话,就有劳你通融了。”辛雨芽不着行迹地说,为自己安排了金蝉脱壳和洗脱嫌疑的进一步棋子。
“请假?呃,只要交接顺利,当然可以。”盖文处长一愣。
他认识辛雨芽四五年了,这是第一次听说辛雨芽在过年时约定俗成的年休假之外,再额外请事假的。
他印象里,辛雨芽这种工作狂魔只有加班的命。
辛雨芽的一举一动,没有逃脱拉尔森部长和华伦国务卿的眼睛。
听说辛雨芽要逐步卸权甚至请假,他们的反应集中到了两种猜测上:
第一种,就是辛雨芽有可能被大明间谍勾搭的概率,被降到了最低——如果大明对她有兴趣,所以特地派出符合亚裔审美观的帅哥“乌鸦”勾引,那绝不可能让她轻易离开美国特务机关的权力中心。(“乌鸦”和“燕子”是美国人对当年苏联克格勃出卖色相间谍的代号。用美男计的就是乌鸦,用美女计的就是燕子。)
要知道,辛雨芽在特别搜查部总部多待一天,那就都是多一分情报流出。
而第二种可能性,就是辛雨芽虽然还是被勾搭了,但因为有暴露危险,所以以退为进,想借机逃出境外——就跟潜逃失败的拉斯罗夫教授干的那样。
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辛雨芽想投敌,当初怎么还会把为大明所用的拉斯罗夫干掉呢?(至少是协助干掉,虽然不是她亲自参与一线行动)
当然,对这种可能性的防备依然还是要的。所以即使辛雨芽去了芝加哥,也依然会对她进行严密的定位:
只要一有她离开芝加哥市区、或者向加拿大边境靠近的趋势,或者是发现辛雨芽的人格芯片定位信号消失了(这就意味着她的人格芯片被手术取掉了,现在美国政府是知道境内已经有少量自动取出芯片的手术仪器扩散了。)。那么,特别搜查部的人就会立刻跟上去。
而事实上,现在已经不比几个月前了。由于已经知道隐身人这种存在,美加边境的防御和搜查纵深比原先厚实了好多倍。连底特律华强北的秘密黑市,都遭到了重大打击。
现在即使有人逃过底特律河或者五大湖,也不敢说自己立刻就成功混入了隐身世界。
……
时间渐渐迈入了5月,距离芝加哥案的爆发,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美国排行前p;哪怕蒙扎克政府发现问题、知道出名会助长自杀袭击潮、从而限制媒体发声后,这种趋势依然没有遏制住。
其次,因为隐身人的存在,一些纸媒传单再次出现了。从3月份开始,蒙扎克政府就发现有一些底下印刷厂,在大量印制“屠房价s战军勇士名录”,把那些制造爆炸袭击、打击房地产垃圾债价格而失手送命的人,全部印了上去。
然后靠大量的小型廉价无人机,在各大城市乱撒。
美国人民已经快十年没见过印在纸张上的字了,对这种落后的传媒方式竟然还觉得颇有仪式感,纷纷穿看。
这更加给了因为被人工智能取代了有意义工作、只能在自杀求出名中找意义的人群,带来了信心上的鼓舞。
就像富士康当年有五连跳楼开始、因为媒体的纷纷跟进报导,给了那些天天在流水线上机械式做人、觉得生命重复、毫无波澜和升降机会的家伙,提供了一个“只要我也跟着同事一起跳,我就能被载入重大历史事件,出一辈子也出不了的名”的诱惑。
历史证明,正是媒体的密集跟踪报道,让空虚想出名的富士康员工,从五连跳一直发展到十几连跳,而且越到后面人民越有膜拜的仪式感,让死者觉得自己死得很光荣。
蒙扎克的卖尊严米虫政治,只会让美国的以死求名空虚者,在规模上比富士康惨烈千倍万倍。
生活要有仪式感,自杀更要死得有仪式感。
这种紧绷,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到了5月份的时候,终于被遏制住了势头——不是美国空虚想死的人少了,而是蒙扎克政府在主要大城市的摄像头和红外探头网络终于又重新完善了。
成功的袭击案从4月份的70多起降低到了16起。被抓的人也从20人降低到了11人。
蒙扎克和拉尔森终于松了口气:似乎摄像头重新装满这个国家,安定就又回来了。
对内部人的盯防,也松懈了下来。
毕竟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如果有跟大明间谍勾结的人,早就该跳出来了吧?现在都还没跳出来,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8)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