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都不犹豫的就把钱收了,还打开了大铁门边上一个角门,说:“看你们也不是坏人,还有介绍信,进来坐,坐着说。”
门卫室挺大的,不过也很空,一个桌子,几张藤椅,桌上还有一套做工不咋滴的小茶壶,炉子上坐着水,进来的时候正好在冒烟烧开了,老头从茶叶罐里抠抠索索的抓了把碎茶叶,泡上了茶,也打开了话匣子。
94年,百事可乐过来谈投资,天府可乐出地皮、工厂和人员,包括天府可乐的秘方和下属的一百多个小灌装厂,折价三个亿。
这钱百事可乐一把付的,解决了当时市里财政上的困难,另外呢,新组成的合资公司里,天府这头的中方,有40%的股权,百事是60%;
“你们想啊,有六成股份,肯定是老外说的算嘛。”老头嘬着茶壶。
“大爷,四成股份是不多,可是那也是大股东,大股东讲话,它还是有分量的嘛,怎么就不顶事了呢?”巴林不解的问。
“我跟你们讲,你们年轻,好多事不懂!吃不饱,才有气力去争,吃饱了,谁去争啊?厂子里这帮子领导,以前自己人跟自己人争得时候,一个比一个凶,现在外国人来了,日尼玛呦,全成了怂瓜娃!”
老头说着就义愤填膺起来,拍着大腿吐沫横飞的发牢骚,讲:“一个个都给喂饱了,什么事都不干,躺在家里拿钱,咋个能不怂呢?哪个去争呢?老外倒是团结的很,一来二去的,那不就是老外讲得算!”
老头这话未必就说到了点子上,四成股份,不打官司的前提下,好多事的确不好争,也争不来的,不代表中方领导就不想争。
何况,像百事这样的世界型大企业,无论是在商业操作的经验、合作的陷阱设置和规避、甚至在和当地政府的关系上,比起当代的大陆企业家都有太多的优势。说句难听点的,真要耍心眼,搞商斗,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玩普通大陆企业家比耍猴难不了多少。
改革开放几十年,外国人吃大陆的亏,大陆方面吃外国人的亏,都不在少数。
不过老头的话,的确反映出一个事实:新的合资企业里,中方话语权很小。
“老人家,我听说以前天府可乐在蜀中卖得很好,可我这次来,没怎么看见街上有卖的啊,这怎么回事啊?”梁一飞又问。
“不生产当然不卖了!”老头莫名其妙的忽然发的介绍后,就随意的放在了桌上,说:“梁先生,我时间有限,请您直接说明来意吧。”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