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 > 历史军事 > 挽明 > 第84章 为什么种高粱?

第84章 为什么种高粱?(2 / 2)

此外崇祯还了解到,北方农民和南方农民经营农业之间的区别,北方土地多为旱地,且地广人稀,因此不但人均土地较多,一个劳动力能耕种的土地也较多。因此,北方农人经营农业比较粗犷。

而南方多水田,又地狭人稠,人均土地较少,但是土地肥沃,所以南方农人讲究精耕细作。

南方一个壮年劳动力耕种的土地不会超过10亩,但是已经足够养活4、5人了。

而北方每6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一个农夫能够耕种的土地应当不超过25亩。但现实是,北方农人耕种的土地常常超过38亩。

这种状况之下,北方农人不得不走广种薄收的粗放型农业。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导致北方农户耕种一年,往往都留不下什么积蓄,一遇到什么灾害就立刻陷入到破产的困境。

而在朝廷上的那些官员看来,这倒是成了北方农民太过于懒惰的证据了。事实上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没有了南方的水利设施,北方农民缩小耕种面积,首先就会饿死家人。

而对于整个华北地区大规模的兴办水利,改善北方农业的困境,没有国家层面的主持和巨额的投入,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朱由检听的七七章,向天下农人进行介绍。”

魏良卿同几名农官互相对视了一眼,才脸色有古怪的说道:“可是陛下,大多数农人都不懂文字,臣等虽然可以研究农业技术,但是怎么把这些写成一篇文章,也一样是毫无头绪啊。”

朱由检转头叫来了柳敬亭,对着魏良卿介绍道:“这是大明时报的主笔柳敬亭,朕会让他派几个人过来,先替你们筹办起这份杂志。

但是关于文章这种东西,还是需要内行自己写作。不要想着写什么辞藻华丽的文章,只要老老实实的把怎么操作的方式写下来,能够让人按照文章操作就行。

至于农人现在看不懂没关系,朕打算把各地的治水农官分离开,治水的管治水,管理农业的管理农业,此外还要培养各县的农业技术人员,这些人能看得懂就行。

至于今后,只要义务小学教育能够不断的推行下去,终有一天,农人可以自己看懂这些知识的…”

本书来自

最新小说: 和前夫双重生后,我改嫁权臣你哭什么 玄学美人直播牵红线,京圈霍总稳坐榜一 姝色在怀 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 被虐到一心求死,师兄们却都来爱我 失忆?京圈太子爷强势拐回家 长嫂要二嫁,疯批权臣折了腰 宫斗险恶:娘娘步步为营 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迷恋责罚